-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35 点击次数:189
上线首日登顶美国、马来西亚等14国免费榜,3天流水破千万,日均吸金250万人民币……
FunPlus的DC宇宙策略新游《DC: Dark Legion》似乎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。
然而,当所有人都在为这款SLG出海新王欢呼时,我却忍不住想问:这究竟是SLG赛道的又一次突破,还是顶级IP加持下的流水泡沫?
从数据来看,《DC: Dark Legion》的爆发力确实惊人。
首日预注册人数超1082万,上线三天全球流水近千万,美国市场贡献超65%收入,甚至让FunPlus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短暂上扬。
但对比FunPlus此前的王牌产品《State of Survival》(巅峰期月流水破6000万美元),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却略显单薄;
毕竟,前者是纯原创IP,而《DC: Dark Legion》背靠的是华纳兄弟的顶级DC宇宙,光是IP授权费就可能吃掉一大块利润。
更微妙的是,玩家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:Google Play评分4.7(1.7万条评价),TapTap仅7.0。
有粉丝盛赞蝙蝠洞经营的创意和狂笑蝙蝠的暗黑叙事;
也有玩家吐槽策略深度不足、竖屏操作反人类氪金点密集到像在哥谭市被小丑打劫。
这种数据狂欢与体验争议的割裂,恰恰暴露了IP改编游戏的终极困境——到底是服务粉丝,还是收割韭菜?
▌DC宇宙+SLG:一场注定拧巴的联姻
DC粉丝想要什么?
是英雄集结的热血、反派博弈的智斗,或是《黑暗骑士》式的叙事深度。
SLG玩家要什么?
是资源调配的算计、联盟征伐的权谋,或是4X(探索、扩张、开发、征服)循环的沉迷感。
而《DC: Dark Legion》试图将两者强行糅合的结果,却像极了蝙蝠侠穿上超人战衣——看似华丽,实则别扭。
从玩法设计看,游戏确实做了一些差异化尝试:比如用蝙蝠洞经营替代传统SLG的城建,用英雄阵容搭配强化角色收集的乐趣。
但核心逻辑依然是资源采集—战力提升—PVP对抗的老套路,甚至被玩家调侃为换皮版《State of Survival》。
《State of Survival》
更尴尬的是,为了适配竖屏操作,战斗演出被大幅简化,原本宣传中动作策略的卖点,最终沦为自动战斗+数值比拼。
这种既要IP情怀,又要SLG框架的妥协,本质上暴露了FunPlus的焦虑——作为SLG赛道的旧王,他们需要DC这样的超级IP来打破品类固化;
但为了保住基本盘,又不敢对成熟玩法动刀。
于是,我们看到了一个缝合怪式的产物:DC粉丝觉得策略不够燃,SLG玩家抱怨IP喧宾夺主。
而唯一达成共识的,可能是那句“99.99美元的氪金包真贵”。
▌FunPlus的“转型阵痛”
如果说《DC: Dark Legion》是FunPlus转型的试验田,那么这块田里长出的果实,多少有些青黄不接。
一方面,FunPlus确实在努力摆脱SLG专业户的标签。
2024年成立葡萄牙工作室Studio Ellipsis,挖角《刺客信条》创意总监开发原创IP;
与华纳合作DC手游,试水IP+X模式;
甚至计划推出跨平台科幻大作《Foundation: Galactic Frontier》。
这些动作无不彰显其“从SLG巨头转向多元IP运营商”的野心。
但另一方面,现实却无比骨感:2024年FunPlus总收入近4亿美元,SLG仍贡献90%以上份额,而《State of Survival》等老产品流水下滑超70%。
五款产品占比九成(AppMagic数据)
更讽刺的是,被寄予厚望的《DC: Dark Legion》,其收入结构严重依赖美国市场(占比65%),而在欧洲等成熟市场却反响平平。
这种新老交替的断层,像极了DC宇宙中旧神陨落,新神未立的剧情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的内部动荡。
2024年底,FunPlus上海大幅裁员,《归龙潮》项目几乎停摆,杭州的类宝可梦项目也前途未卜。
一边是All in SLG的路径依赖,一边是多线突围的资源分散,FunPlus的转型之路,注定充满荆棘。
▌IP改编的“蜜糖与砒霜”
《DC: Dark Legion》的短期成功,证明了顶级IP的流量价值——哪怕玩法平庸,也能靠粉丝情怀收割一波红利。
但长期来看,这种模式的风险同样巨大。
参考另一款DC改编手游《DC Heroes & Villains: Match 3》,其月流水从巅峰582万骤降至13万,只因未能持续激活玩家黏性。
而FunPlus若不能解决《DC: Dark Legion》的玩法深度问题,很可能重蹈覆辙。
更深层的矛盾在于:SLG与IP改编的本质冲突。
SLG需要长线运营和持续内容更新,而IP授权往往伴随严格的监修和分成压力。
例如,DC宇宙的角色版权分散在华纳、漫画作者等多方手中,每次新增内容都可能面临漫长的谈判。
这也是为何《DC: Dark Legion》上线后迟迟未推重大剧情更新的原因之一。
或许,FunPlus真正的出路在于原创IP。
其葡萄牙工作室的成立、与《基地》IP的合作,都暗示了这一方向。
但原创IP的孵化周期长、风险高,对习惯了SLG印钞机的FunPlus而言,无疑是一场豪赌。
这款游戏的热销,既是FunPlus的阶段性胜利,也是整个SLG行业的缩影——在传统玩法创新枯竭的今天,厂商们不得不借助IP、题材、甚至竖屏操作等外挂来续命。
但当一个品类的生存依赖于流量嫁接而非玩法进化时,它的天花板也早已注定。
最后,留给玩家的问题或许是:你愿意为蝙蝠侠的皮肤付费,还是为真正的策略体验买单?
而留给FunPlus的问题则是:当IP的光环褪去,SLG的下一站究竟在哪?
*每天推送游戏资讯、新游推荐、游戏杂谈等,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。
